国泰慈善基金会董事长钱复:做有责任感的慈善家(2)

2015-01-23 10:06   新华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公益跟慈善不同,从前做慈善都躲起来,为善不欲人知,而现在,我们做的每一桩事情都要公开。一方面大家可以了解我们做得对不对、好不好,另一方面,企业也经过这样的途径树立了正面的形象。

1114098316_14219698985631n

钱复接受新华网谢新独家专访

 以包容之心看待两岸文化差异

新华网:钱先生,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在遭遇现代西方文明后,台湾似乎一直在坚持一种将中华文化传统与西方普世价值相调和的折中方案,但同时保留了天下大同的朴素情怀和儒家的政治观念。有声音说,当代中华文化在大陆和台湾绽放出了两朵不尽相同的花,这个提法您赞同吗?

钱复: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早期,由于太穷、太苦,台湾很大程度上依赖援助,直到60年代经济起飞,而那时的大陆却不幸正在遭遇文革。当时我在替蒋中正先生服务。1966年11月11日,他叫我去,告诉我第二天将有一个宣布,首先有4个字要知道怎么翻译——那便是“文化复兴”,Renaissance;其次,要将每年的11月12日定为中华文化复兴节。我问他原因,他说,国父一直对文化很重视,一个是阳明山的中山楼盖好了;第二个,鉴于大陆现在的遭遇,许多文化的宝物都遭到了破坏,我们要保护中华文化。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在他的倡导下,台湾学术界开始更加留意中华文化。尽管此前中央研究院、台大、师范学院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到1967年后更加重视。然而我们不能到大陆来,很多东西想要研究却无从下手。那个时候,我们跟美国往来较为密切,所以很多人念完大学选择去美国深造。美国的许多高等学府,像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都藏有大量在台湾无法看到的中国典籍。很多年轻学者到那里去接受教育,再回来传授这些知识。

如今,大陆改革开放已30年有余,不论文化、社会、经济,进步十分迅速。大陆的出版物多的不得了,而且便宜,古籍的白话文译本也特别实用。我每次到大陆来一定逛书店,逛书店就买书。

论文化的发展,大陆和台湾都有各自的强项,两岸交往、交流就是互补的过程。请允许我肯定一个事实,在“互补”方面,台湾的受益远远多过大陆。

新华网:您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钱复:基本上,我们可以提供给大陆的并不多,反而大陆可以为我们提供的内容很多。

新华网:您说大陆的书便宜,其实从内心来说,我们感觉也很复杂。现在出版的途径、渠道丰富,难免引来价格竞争,图书的版权、内容、装帧等问题被轻视。知识得之不易,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希望书籍太便宜。

钱复:现在全世界都在重视智慧财产权的保护,所谓IPR。IP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普世价值,这一点希望这边所有的出版业者尊重。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