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

宋 利 2020-10-23 10:47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当前,由于社区治理转型的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经过大量努力培养出的社会组织最终成为“僵尸组织”,后期的参与和持续缺乏动力,组织陷入发展困境。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实践,谈谈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路径。

当前,由于社区治理转型的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经过大量努力培养出的社会组织最终成为“僵尸组织”,后期的参与和持续缺乏动力,组织陷入发展困境。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实践,谈谈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路径。

一、社区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区社会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结合社区组织的基本特点,可将其分为兴趣类组织、志愿类组织、服务类组织、生活类组织四类。

明确社区社会组织的不同类型,可进一步了解社会工作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中寻找共性特征,以明确介入的方向和模式。结合实务经验,笔者整理出社区社会组织的一般特征,呈现如下:

有一个出色的组织领袖。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和培育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也需要一个出色的居民领袖,拥有领导力和号召力的组织领袖,组织的发展才会有一个基本的方向,这也是社区社会组织良好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有比较稳定的组织成员。

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自组织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社区社会组织有稳定的成员,成员之间除了拥有基本的信任关系之外,还具有较强的组织凝聚力、认同感和荣辱感。因此,拥有稳定的组织成员是判定一个社区社会组织成型的基本标准。

有共同的兴趣或者意愿。一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绝对不是靠强制的外力推动或者成员的被动参与,而是靠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服务意愿发展起来的,这是组织发展的源动力。

初创时,社区社会组织成员以兴趣爱好或公益志愿服务之心加入组织,随着组织的发展壮大,组织的目标日渐明晰,成员加入时会更多地考虑对组织的功能是否认同。

有规范的组织管理框架。社区社会组织成立以后,拥有了组织领袖和稳定的组员,这时候就需要一套规章制度,搭建起组织管理的框架。

一方面,组织管理框架对组织成员形成内在约束,可以保证组织成员的规范参与和确保组织服务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规范的组织管理可以给组织成员带来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为组员和组织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有可以持续参与的平台。为确保组织的持续运行,需要建立一个社区参与平台,让组织能够持续性地开展活动或服务,从而保证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管理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和规范后,应积极争取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

以社区为平台的实践,有助于激活社区社会组织的内生力和创造性,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和协商。

二、社会工作参与组织培育的思路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基层社区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对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助人为宗旨的专业,其理念和方法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思路不谋而合。

(一)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思路

社会工作在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过程中,以政社合作为基础,通过与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建立良性互动关系,进行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培育机制。

社会工作者通过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基础性培育和规范化引导,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巧培训,引导其参加社区活动和其他服务,激发组织成员对社区问题的关注。

社会工作在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可遵循“基础性培训 + 规范性指导 +发展性探索”三步法,以社区活动为突破口,以小组工作为主要介入方式,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自治性和灵活性特点,有效激发其内生动力。

(二)社会工作在组织培育中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在发生变化,从引导者向教育者、管理者、资源链接者、支持者等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其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中的角色逐步从主导向引导,从引导向支持转变,最后在社区社会组织能够独立运营之后,社会工作者也应找到合适的退出机制,将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的一方资源,让组织自己运转起来。

因此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整合、多样的,不仅需要运用专业方法和理念,更需要以一种独特的赋权和增能视角来推动组织的后续发展。

三、社会工作介入组织培育的具体途径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中,除了寻找两者之间的有效契合点,还应该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在提供有针对性服务的同时,寻找介入的一般流程。

(一)从兴趣入手发掘居民共同点

针对没有自治组织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内开展兴趣小组,帮助有相同爱好的居民聚在一起,通过组织活动,有意识地对发展较好的兴趣小组进行培养,建立兴趣性组织所需的群体基础。

而后依托兴趣小组开展的活动,满足有相同爱好的居民的需求,动员居民共同参与,培养居民自主参与自主决策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按照“兴趣成员 - 小组领袖 - 兴趣小组 - 初步社团- 社区组织”的思路开展前期的动员和挖掘培养小组领袖。

(二)通过培训提升能力

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社区服务、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吸引居民参与活动,在居民参与的过程中,通过社区教育培养居民社区参与的意识。同时,可把在社区活动中较为积极的、对社区认可度较高并且有志愿服务意识的居民通过招募、培训、发展为志愿者。根据志愿者的个人技能及特长,结合志愿服务的类别,将有相似技能或共同服务意愿的志愿者集合起来组成小组领袖,社会工作者协助小组领袖完善组织规章和发展规划,为成立社区社会组织奠定基础。

(三)在社区服务中锻炼能力

在社区建设中发现居民需求及解决存在的问题,是社区社会组织得以孵化乃至长久发展的重要前提。

因此,社会工作者要给予组织成员充分的参与和实践机会,在社区服务中锤炼成员的实践能力,寻找组织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居委会的支持、社会工作者的引导和社区周边资源三者之间的协同参与是关键。

综上,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笔者有以下几点启发 :

第一,社会工作是以“第三方”的姿态进入社区开展服务的,通过与居民建立合作关系这一途径获得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准入机会,因此要从居民兴趣和社区广泛动员入手,奠定前期的项目基础 ;

第二,在组织的培育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志愿者与社区社会组织成员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发挥专业方法上的优势,回应居民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性需要,助推组织自身的发展;

第三,在后期发展指导中,社会工作者要以开发社区实践服务平台、培养社区组织带头人、加强组织内部制度管理和提升组织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为落脚点,运用参与性服务介入、分层化管理体系和实践性服务落地相结合的方法,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良性持续发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