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人才应该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18-09-17 09:37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乡村振兴需要的是一支怎样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作为?本刊邀请相关专家和社会工作实务人才来议一议,一起碰撞思想火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 月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社会工作人才是其中之一。乡村振兴需要的是一支怎样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作为?本刊邀请相关专家和社会工作实务人才来议一议,一起碰撞思想火花。

微信图片_20180917093611

主持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工作人才是其中之一。请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有哪几种方式?

黄耀明:

我认为有六种参与方式:一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以考村官的方式充实乡村领导队伍,加强乡村组织建设;二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返乡创业, 围绕乡村发展中的产业、生态、文化、教育、旅游、治理等领域进行创业,成长为未来的职业农民;三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介入乡村振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驻村服务,针对乡村困境人群及乡村治理难题开展专业服务;四是参与政府实施的乡村社会工作发展计划,如广东“双百计划”;五是参与各类组织开展的乡村支持计划,如基金会组织的乡村援助计划等; 六是参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开展的“百校对口扶贫”计划,全国已有100 多所高校参与该计划,广大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参与其中。

廖晓义:

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单纯地在某一方面或领域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即“项目社工”“服务型社工”,能解决部分具体问题。第二类是社会工作者站在共同体的立场,致力于提供互补共生的整体解决方案,探索以政府为主导、村(居) 民为主体、文化为主脉、社会工作者为助力的共同体路径,即“建设型社工”,更多在于发挥社会工作的预防和发展功能,在此基础上解决具体问题。

兰树记:

第一,鼓励和支持青年人返乡创业,驻扎乡村建立社工站或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公益创业实践。建议政府将青年返乡公益/社工创业纳入“双创” 计划,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第二,未能返乡开展一线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可以加入家乡的乡贤队伍,利用空闲时间,对家乡开展系统的调研和需求评估,协助村“两委”开展家乡发展规划,还可通过组建家乡青年人微信群等方式,联结和培育乡村振兴力量。

主持人: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什么样的路径或角色介入乡村振兴较为顺畅? 可以举例谈谈。

廖晓义:

从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来讲,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应以上述我提到的第二类方式介入较为顺畅。这种路径中,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是根本,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经济等方面的建设服务。比如,自2014 年以来,我们协同山东省曲阜市委、市政府和当地百姓,共同搭建了以“一站两会三院六艺”为基本要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城乡社区建设模式,营造乐和治理、乐和礼义、乐和生计、乐和人居、乐和养生五位一体的城乡社区家园。

黄耀明:

一是政府设置乡村社会工作岗位,如社会工作服务“三区”计划,通过政府提供补贴的方式支持社会工作人才到乡村开展专业服务;二是政府实施乡村社会工作发展计划,如广东“双百计划”,通过政府支持,招募社会工作人才进驻乡村开展专业服务;三是政府根据“一村一策”的原则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乡村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四是创建乡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习实践基地,通过推动全国举办社会工作专业的三百多所高校到乡村创建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体验乡村、服务乡村、研究乡村和扎根乡村。

兰树记:

以我们实践的经验,我认为社会工作者通过以下路径和角色介入较为顺畅:一是做基层党委政府和村民组织的参谋、桥梁和助手,协助贫困村寨开展社区服务与发展的整体规划,还可协助宣传和解读政策,搜集群众诉求,及时做反馈,发挥桥梁作用。二是做弱势群体的照顾者、陪伴者和支持者。乡村尤其是西部乡村,发展资源有限,大量青壮年外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需要照顾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在此发挥专业优势和作用。三是做乡村教育的促进者和推动者。社会工作者可充分盘活乡村场地资源,建立乡村村寨为单位的儿童图书馆, 开办妇女夜校、农民讲习所等,对接党委政府资源, 以党建带动群众的学习和村寨建设。四是做外部资源的链接者。社会工作者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 协助村寨吸引城市客户流量,通过挖掘乡村文化和特色产品等方式开展村寨营造工作,为村寨发展带来好的点子、技术、人才、市场和资金等。

主持人: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人才工作队伍的要求。在乡村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因“人文地产景” 等因素势必会与城市社会工作服务有所不同。社会工作者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国家战略机遇,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中合格的一员?

黄耀明:

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社会工作者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乡村群众的“自己人”或“熟人”, 通过与村民互动,尊重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与文化, 驻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村民声音, 了解村民需求与困难,与村民打成一片,还要链接乡村在地和城镇资源,推动城市要素向乡村流动, 满足村民需求、化解村民矛盾、推动乡村发展。

廖晓义:

乡村社会工作者要有社会工作服务精神, 把握社会建设规律,掌握社会工作方法(六技),提升社会工作技能(六艺)。“六技”即开展社会调研、成立社会组织、组织社会活动、实施社会教育、促进社会宣传、进行社会记录,“六艺”即在传承老六艺基础上研习“耕、读、礼、乐、居、养”的新六艺,这要求社会工作者有中国文化底蕴,了解和掌握以国学为内涵的乡土文化。我们从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社工国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逐渐形成了乡村社会工作者成长之路。社会工作者还要像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一样,建立一个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互助会,培养“自立、互助、公益”的社会工作精神,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互补共生,增强社会工作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分层次分批次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一线社工人才与督导。

兰树记:

社会工作者应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解读能力,提升对乡村问题和需求的把握能力, 增强对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学习,通过扎根村寨,坚持群众路线,与基层群众同行,共同找寻发展的出路,还要增强自身在业务研发、传播筹资、财务规范、团队建设、政策倡议及善于分享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主持人:在乡村振兴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该如何处理好乡镇政府的管理与社会工作服务的关系?或者说社会工作者参与乡村振兴的定位是什么?

廖晓义:

社会工作者要明确“协同者”“助推者” 的定位,秉承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协同政府一起充分发现和培育乡村内部的建设力量,唤醒潜藏在村民心中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千年文化沉淀,进而推动乡村发展。像乐和家园的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党政主导的社工站发挥作用,站在乡村振兴的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提出建设性方案,即为“建设型社工”,是以公共利益为准绳,提倡公的基础、共的机制、和的方向、乐的表情、家的氛围,是用社会参与的理念方法,而非行政和经济的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

黄耀明:

地方政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 社会工作者的定位是助力和补充,不是代替。社会工作是乡镇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方式。社会工作者的着力点在于解决困境人群的问题、满足困境群体特殊需求,化解乡村社会矛盾、提升村民生计与收入,增强乡村社群归属感与自信、重塑乡村关系及重建乡村社区网络等。

兰树记:

社会工作者若在体制内工作,其定位应是更好地发挥其在体制内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积极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进行传播,让更多政府部门了解、认同和支持社会工作,释放更多利好的政策和资源,与社会力量进行有效合作。而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则应主动扎根乡村,建立社工站,探索研发社会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模型,为政府和其他同行提供参考。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