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交流|教师领办社工机构之“怎么做”

2018-05-10 09:17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教师领办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方面承担着服务实践和机构建设示范、理论与实务创新研究、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工作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开展社会工作政策倡导等使命和责任,另一方面也必须面对与其他社会力量兴办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样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教师领办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社工机构)一方面承担着服务实践和机构建设示范、理论与实务创新研究、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工作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开展社会工作政策倡导等使命和责任,另一方面也必须面对与其他社会力量兴办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样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在这种状况下,教师领办社工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及时扭转误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同时推进这一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实践更好地实现其初衷呢?

微信图片_20180510091601

主持人:在社会工作高速发展的十年,教师领办社工机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教师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使得一部分机构的发展对此产生依赖倾向,教师们的精力也“深陷其中”。请问未来的发展中,在教师抽身于“跑项目”和“忙于一线实务”,向着在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和实践问题研究方面发挥更多作用方面转换,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童敏:

教师从直接的“一线实务”和“跑项目”中抽身出来,这是机构和实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意味着中国本土社会工作需要走向实务和研究并重阶段。为此,教师首先需要转变实务的视角,把实务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新问题的及时探究作为实务深入必不可少的部分,从“小实务”走向“大实务”的视角,即“实务+ 研究”,把实务做精、做深;把实务和研究结合起来,避免传统的在实务场景外开展研究,导致实务和研究相互分割,甚至对立;建立实务研究团队,让实务人员与研究人员定期在实务场景中进行交流,形成实务和研究的协同关系;注重服务经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出版一些比较实用的操作手册和服务指南,带动整个领域服务水平的提升,反过来又能推动研究的深入, 使实务和研究形成良性的循环。

易松国: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高校教师社工机构专业委员会对领办社工机构的高校教师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行政任职方面,53.4% 的教师担任机构总干事或主任,3.7% 的教师担任副总或副主任,22.2% 的教师担任督导,4.2% 的教师担任机构顾问,3.7% 的教师担任其他职务,12.7% 的教师未在机构任职。由此可见,高校教师在其领办的机构中所承担的角色各不相同,不一定都是在“跑项目”和“忙于一线实务”。高校教师在其领办的机构中的角色定位及其转变不能一概而论, 而应根据机构所在地区的特定环境以及机构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界定。另外,行动者和研究者并非是两个冲突或对立的角色。高校教师既可以作为行动者,同时也可以在行政和实务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学术研究。对于作为行动者的领办教师来说, 重要的是需要处理好行动和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分配问题,并且沉下心来做点研究。

赵立新:

要实现从目前的跑项目、忙于机构运营事务的行动者向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者和实务问题的研究者角色的转化,领办机构的教师们首先需要尽快培养成熟的机构管理和项目运营人才,从而让自己跳出日常事务性工作圈圈, 站到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必需的行业分工高度,重新进行自我使命定位,完成身份角色转换。其次要围绕理论范式与本土实践的沟通衔接、实务模式与社会政策的互动协调,项目成效与社会问题的回应关系等几条主线,梳理经验提炼与问题思考的基本脉络,收集、整理各地试点服务模式和专业化服务案例、数据,利用网络平台,推动文献库建设,为实务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支撑。此外,教师还应发挥其长期穿行于高校、社工机构、行业组织、基层社区和政府部门的关系资源优势,瞄准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以问题为导向,发起经验总结和问题反思攻关行动,并积极参与研究成果的分享交流活动, 推动各方共同开展总结反思。

主持人:教师领办的社工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分化,一些机构项目忙不过来,一些机构由于没什么项目陷入僵尸状态,而“疲于项目”和“少有项目”都对教师领办的社工机构拓展教学实践平台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请谈谈在更好地实现教师领办社工机构的实践教育平台作用方面,应该怎么做。

易松国: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高校教师社工机构专业委员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教师领办社工机构有23.7% 的没有专职社工,47.8% 的没有专职社工助理,近半数(48.4%)没有专职行政人员。从机构的资金收入来看,12.2% 的没有任何收入, 15.9% 的机构全年收入不足10 万元,32.8% 的机构年收入在10 万-50 万之间,12.1% 的机构收入为51 万-100 万,20.1% 的机构收入在101 万-500 万之间。年收入超过500 万的机构只占5.8%。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领办的社工机构都具有规模小、服务少、对政府依赖严重等特征。教师需要积极寻找资源,发展服务项目,但同时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贪多求大,二是急躁焦虑。后者是缺乏项目或项目不稳定的机构教师的普遍心态。对于教师领办机构及其领办教师,我的观点是:有所为,能则为。

童敏:

实务与研究不同,受实际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很大,出现“疲于项目”和“少有项目”是非常自然的事。作为教师,如果出现“疲于项目”, 除了需要适当控制项目的发展之外,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从现有的项目中挑选出有开发前景的部分项目,结合实务和研究的要求,建立“实务+ 研究+ 教学”的综合实践教育平台。当然,这样的综合实践教育是有一些要求的,首先, 需要采用项目制,围绕项目的申请、生成、执行、评估等环节开展研究和教学,使研究和教学的节奏符合实际项目推进的要求。其次,需要采用问题导向的研究和教学方式,由实务问题引导研究和教学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跟进实务,并且能够把实务问题转换成研究问题和教学问题的能力。如果机构出现“少有项目”,教师就可以将学校的实习教学的经费或者课题经费与实务衔接起来,选择有前景的项目开展研究和教学。受经费和人力的影响, 领办机构的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实务进行聚焦,找到其中最有推广价值的项目活动部分首先开始实务探索,并由此链接教学和研究,及时总结经验, 带动实务新项目的开发。

赵立新:

为更好地实现教师领办机构服务实践教学的平台作用,教师首先应当把机构从全力投入承接服务项目的惯性中牵引出来,适度调整机构的宗旨使命、发展战略、日常管理制度以及资源配置导向,强化其所领办机构的实践教学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机构的实务教学能力。其次,领办机构的教师还应当积极推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以实务工作能力需求为导向,强化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与机构实务活动在知识、方法和具体环节上的对接机制,立足社会工作实务的各项能力要素,全方位开发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专业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引导学校教学资源精准投放到社工机构的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之中,充实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内容。此外,还应当推进机构与高校的双向人员交流机制,引导机构的实务工作者走进课堂和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走入机构一线实务过程,推动“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